各单位、各学院、各位同学: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比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196号)精神,特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化工大学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引导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组织机构
本届大赛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北化科技园等部门联合主办,各学院配合完成,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形态做好校赛项目的线上路演、评审、辅导和打磨工作。大赛组委会由各主办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秘书处、评审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教务处,负责大赛组委会日常工作。评审委员会由专家、教授、企业家、投资人、创业导师等组成,负责大赛期间对参赛队伍及其项目进行指导和评审。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由各成员单位联络人、各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四、大赛总体安排
大赛将举办“1+4”系列活动。“1”是1个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4”是4项同期活动,包括“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没有参加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不能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
(一)高教主赛道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要求详见附件1。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项目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应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参赛要求详见附件2。
(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报名截止至7月18日,已有的相关要求详见附件2和附件3,报名流程详见附件5,后续通知另发。
五、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均可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六、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参赛对象
1.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可作为负责人报名参加任一赛道;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可作为负责人报名参加除高教主赛道创意组以外的任一赛道。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允许跨专业、跨学院、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3.鼓励2020年度成功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名参赛,鼓励各实验室课题组的学生组队参赛,要求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国家级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团队参赛。
(二)材料准备
项目计划书:上传文件要求为pdf、word格式,大小不超过20M。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计划书后一并上传。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
(三)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和作品提交,截止时间至7月18日,操作手册详见附件5。同时,参赛团队要通过北京化工大学学科竞赛系统进行报名和作品提交,截止时间至7月18日,操作手册详见附件6。(备注:两次报名信息和提交的项目计划书须保持一致。)
七、赛程安排
1.校级初评(7月20日-7月24日)。本届大赛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另行通知),限期内将组织校内外行业企业专家对各项目进行线上评审,决出晋级校级复赛的项目。
2.校级复赛(7月27日-7月28日)。校赛组委会参照大赛评审规则,组织校内外行业企业专家对初评项目进行线上复评,决出晋级校级决赛的项目。
3.校级决赛(8月6日)。入选校级决赛的项目组需准备路演PPT和展示视频,校赛组委将参照大赛评审规则,采用线上路演方式组织专家进行线上终评,评选校赛银奖、铜奖项目,并综合项目校赛决赛情况及评审专家意见等因素推选进入市级复赛的项目。
八、奖项设置
1.校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若干,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孵化基金支持,同时设置学院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2. 根据《北京化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完整参与校赛且提交材料符合大赛要求的项目组成员,可获得相应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
3.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可对获得国赛、市赛荣誉的项目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量认定。
九、同期培训活动
校赛前将组织系列培训,对大赛规则,商业计划书撰写,备赛技巧等进行讲解,后期将对进入决赛的项目进行系统辅导。(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十、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大赛筹备工作,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
2.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和组织备赛工作,为学生参与大赛创造条件,保证大赛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公平性,并确保有高质量的作品脱颖而出。
3.各单位要在大赛期间树立榜样典型,积极鼓励师生组队参赛,鼓励教师和符合条件的校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师生共创,关注校友群体。
4.各单位要充分依托大赛建设好青年红色筑梦这个大课堂,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
十一、联系方式
校内负责人:谷老师
电子邮箱:gushaowei@mail.buct.edu.cn
参赛同学请加入企业微信群:
附件
附件1:附件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方案.doc
附件2:附件2-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doc
附件3:附件3-关于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电商直播活动的通知.pdf
附件4:附件4-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编写要求与规范(参考版).docx
附件5:附件5-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报名操作手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pdf
附件6:附件6-北京化工大学学科竞赛管理系统操作说明(学生端).docx
教务处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