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复杂物质剖析课程建设优秀案例
负责人:王志华
所在学院:化学学院
一、负责人及团队介绍
1.负责人简介(不超过150字,附负责人照片1张)
王志华教授是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本科课程负责人、校级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带头人,先后主编/参编出版12个版次的教材,其中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
2.团队介绍(不超过200字,附团队照片1张)
复杂物质剖析是国家级本科课程的教学团队和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本课程是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多次获得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奖。主讲教师主持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在指导本科生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方面取得佳绩,出版了《复杂物质剖析数字课程》、《复杂物质剖析技术》等教材,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
二、案例解决的主要问题
(分条罗列,不超过300字)
案例围绕着知识目标(掌握剖析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和技术发展)、能力目标(具备从事化学或者交叉学科相关的剖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
(1)落实立德树人,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教学中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塑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2)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问题,建设体现学科和课程特色的教学体系,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复杂物质剖析技能,发挥MOOC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倡导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发现寻找生活和科研中剖析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思路与举措(不超过1000字)
在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过程中,网络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深度有机融合,课程资源上传、在线学习、线上讨论、线上线下答疑、单元知识点测试、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教学方法改革采取问题驱动的剖析案例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完知识就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体现在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把体系和性质相近的复杂样品归为一类,每一类作为一个教学章节(例如,表面活性剂剖析,染料剖析,涂料剖析,环境样品剖析,新型化学品、助剂、添加剂等的剖析,高分子材料剖析),结构上各章节既独立成章,又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衔接性,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让学生既能横向理清知识脉络,又能纵向串联衔接前后知识。
四、特色及创新点
(分条罗列,不超过800字)
第一,科学设计蕴含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体现课程特色剖析案例教学体系,实现了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传授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第二,教学中强调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突出课程创新,学科最新发展引入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相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探索相融合。
第三,科教融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性和应用性,显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
第四,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教学与学生科研活动相联系,学生发现科研和生活中剖析问题并写成课程论文,既能准确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创新能力。
第五,持续建设完整和谐的立体化优质教材体系。新形态教材、纸版教材和教材网与学习导读、学习目标、概念检查、知识提炼、课后练习等互相配合,助力学习效率,支撑一流课程。
五、实践效果及推广应用
实践效果(不超过200字,可附相关图片):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成绩分布有了明显优化。取得主要成果:分别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复杂物质剖析技术》填补国内教材空白,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再版《复杂物质剖析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教材奖一等奖。第三版《复杂物质剖析技术》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和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出版《复杂物质剖析数字课程》。
推广应用(不超过200字,可附相关图片):
我们出版的《复杂物质剖析技术》和《复杂物质数字课程》教材使用覆盖面广,被其他高校使用,深受师生喜爱,取得很好教学效果。多所学校的老师与我们交流教材和授课经验,支撑“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对国内同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爱课程平台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师生提供了优质课程,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其他学校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同行给予本课程高度评价,对国内同类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本课程为科研和生产企业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