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顺利开展功能材料专业自评估工作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6-0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材料专业,经过前期认真筹备并撰写完成自评报告,于2023年5月30日-6月1日开展专家进校考察工作。此次邀请了天津大学杜希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董永强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段成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李志林和张晨教授担任评审专家。

 

5月30日下午15:00在道恩楼312会议室召开专家见面会,各评审专家、教务处领导、学院领导及功能材料专业教师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教务处郑秀英处长致欢迎辞,材料学院隋刚副院长介绍学院情况,功材专业负责人陈晓农教授介绍专业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接下来评审专家就自评报告和现场汇报进行质询。专家提出以下问题:1. 师资队伍方面,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如何认定、比例是多少?2. 学生毕业设计与工程相关的课题比例是多少?3. 学生发展方面,工程认证秉承底线思维,要体现学生培养的最低水平。4. 是否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5. 关于毕业要求总学分降低只能减选修学分的情况,是否采取合并相关课程或压缩课时但要求不降低的方法?6. 近五年优秀毕业生代表,可以罗列近五年成就比较突出的毕业生,不一定是近五年毕业的学生。对于专家的询问或建议,学院教师做了相应回答和讨论。

 

 

接下来,进入高年级学生座谈环节。评审专家请参加座谈学生轮流发言,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并提出对本科教学的建议。有学生提出生物学、医学方面的课程较少,希望能增加这方面的课程。

 

5月31日上午,专家查阅了近三年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验报告、试卷等资料,并对照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评估评价指标,提出自评报告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随后功材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蔡晴教授和丁小康副教授带专家考察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郭新东教授现场展示了胰岛素微针制备过程。

接着专家乘车来到昌平校区,蔡晴教授向专家介绍了生物功能材料教学实验室的情况,曲家利老师和李相元老师分别介绍了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教学实验室。之后专家来到教室B-505听段顺老师的《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最后来到图书馆三层第一会议室与2021级功材学生召开座谈会,专家请学生谈谈对本科教学的建议、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德智体美劳“五育”开展的情况。学生反馈一方面是生物医用方面的课程较少,希望增加相关专业课程;一方面是低年级接触功材专业教师的机会较少,希望专业课前移。

 

6月1日上午,专家在道恩楼312会议室召开教师座谈会,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询问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询问了教师发表教改论文的经验,也对功材专业申请教学名师提出建议。接下来专家组对这次评估工作进行讨论总结形成反馈意见。

 

专家意见反馈会继续在道恩楼312会议室进行,教务处领导、老师和学院领导、老师近40人出席了会议。专家既肯定了功能材料专业建设相关成果,也为专业持续改进提出宝贵意见。在专业定位规划与思政教育方面:(1)在专业办学定位内容补充与国家、社会的办学需求相匹配;(2)在毕业设计题目方面,应对设计类题目有明确要求,学院或专业应严把题目审核;(3)专业目标定位及建设要体现底线思维,保证每一名学生可以满足毕业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方面:(1)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偏低(低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25%),建议进一步梳理课程体系,明确实验类课程的性质和归属;(2)教学督导的内容依然是评教为主,应该转变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注重产出导向;部分试卷分析较为粗糙,缺少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3)专业方向一流课程偏少,进一步加强生物医用材料一流课程的建设;(4)缺乏专业特色的学科竞赛,未来以全国高校功能材料联盟为平台开设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竞赛;(5)注重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6)如何建立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制;(7)推进课程国际化建设。在教师队伍方面:(1)针对《北京化工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该补充完整;(2)学校应加大对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的认可,对专注教学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予以支持;(3)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实验教师,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在学生发展方面:(1)建议对活动效果进行认真总结归纳,例如考风考纪的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更详尽的总结;(2)建议对活动效果进行更认真的汇总和总结,对照OBE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的作法,以典型事例论证效果,根据效果发现待改进之处并进行持续改进;(3)建议对国外引智的效果进行认真归纳总结,学生参加联合培养、境外学术活动等给出具体统计数据,以引智计划对教学前沿、案例的促进的具体实例论证国际化的效果,促进持续改进;(4)建议对全员育人工作的总结进一步细化,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双学位制度等制度建设详加论述和总结。结合毕业生调查、学生座谈、用人单位调查等效果归纳和反馈,对探索学生成长增殖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总结,以利于持续改进。